谷歌改变手游优化思路:厂商吃亏,用户受益?
任何现代消费电子产品如何保证良好的游戏体验?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强大的性能,灵敏的操控,全面高效的游戏优化。显然,这三点对于个人电脑 (PC) 和智能手机都是通用的。但是当我们谈到游戏的“优化”时,在 PC 上和在手机上就有点不同了。
在PC上,游戏优化是由芯片决定的,而不是品牌
例如,当暴雪或 推出新的 PC 游戏时,他们并不关心游戏在联想和戴尔电脑上的运行情况,因为所有的优化工作都停留在芯片级别。比如游戏厂商会和 AMD 合作解决一些图形渲染的 bug,或者对 Core 和 Ryzen 处理器做一些多线程调度的改进。这样一来,只要是具备合格CPU和显卡的电脑,无论哪个品牌理论上达到最终的性能优化效果,都会一视同仁。
但熟悉智能手机行业的朋友都知道,手机游戏优化的想法至少目前还不是。无论是三星还是小米,还是Ov和魅族,大家都会在新品发布会上大谈“游戏优化”的成绩。比如Note 10专门针对《使命召唤》进行了优化,运行游戏时电池消耗会更少。再比如前段时间凭借“144Hz屏幕”大受关注的努比亚红魔5G游戏。发布会上,手机甚至还展示了多款专门为自己优化的144Hz帧率游戏。
这是什么意思?至少从表面上看,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手机企业不仅积极参与游戏的优化,还针对不同的游戏自主优化谷歌优化,作为产品竞争力的一部分。反之,也就是手游的深度优化不如电脑那么普遍。即使硬件相同,某些特定型号(或品牌)的手机肯定会比竞品运行效率更高。
但问题是,这种情况真的好吗?
至少在谷歌、高通、ARM等生态上游玩家看来,手机厂商对游戏的独家优化并不是什么好现象。正因为如此,在去年发布骁龙865和骁龙765系列5G芯片方案的时候,高通就提出了“GPU驱动可升级”的概念,过去发给厂商,然后由厂商集成到新固件中升级。GPU(图形处理单元)驱动是独立的,高通自己通过应用商店直接提供给所有消费者。这样,即使厂商优化水平不好或者系统没有升级,只要用户像APP一样安装新的驱动,功能和性能都能得到提升。
最近几天,似乎高通的做法值得进一步推广。谷歌在其开发者网站上为游戏公司和程序员推出了一款新工具:GPU。
GPU 有什么作用?简单来说,就是一套直观的GPU工作状态监控工具。有了这个工具,开发者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写的应用程序的哪一部分占用了很多GPU,哪一部分渲染延迟太高,或者哪一部分帧时间波动等等谷歌优化,从而可以更准确的。找到程序中需要进一步优化的部分。事实上,据报道,在试用该工具后,一家“无名游戏公司”设法将其手游的 GPU 使用率降低了多达 40%,这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空间添加新的视觉效果或推动游戏的帧速率上限甚至更高,而无需消费者切换设备。
但GPU的特殊性并不止于此。作为谷歌直接介入手游优化的一部分,GPU 将被集成到高通的 Elite 开发套件中。同时,ARM的Mali GPU和三星的系列也在上市。添加到新工具的兼容硬件列表中。当游戏开发者使用 GPU 发现游戏与高通和三星主控配对时的改进点时,他们的优化建议也会被纳入并集成到两个新的 GPU 驱动程序中。
受益于新 GPU 驱动程序的前三款手机
这意味着谷歌制作了一个工具软件,可以让游戏开发者发现他们的游戏中那些需要优化的部分,而游戏开发者在此基础上做出的优化改进也将有望直接体现在高通骁龙和 In三星两款芯片的新GPU驱动。
找到了?没错,这样一来,智能手机的“游戏优化”工作就等于从手机厂商手中夺走了,交给了游戏开发公司和最上游的芯片厂商。这方面意味着,对于消费者来说,未来只要主动及时更新应用商店推送的GPU驱动,每个人都能得到完全一样的游戏优化效果。
但另一方面,这种“PC为主、上游为主”的手游优化方式,无异于剥夺了部分下游手机厂商的差异化竞争力。从长期影响来看,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智能手机会变得像今天的PC市场一样,只会依靠纯硬件和设计来争夺份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信息可质询http://www.yoy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