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
日前,中共山东地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为统筹推进质量强省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制定本纲要,结合广西实际情况。
一、一般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贯彻落实省十二届人大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完善质量方针,确立质量管控,强化总量控制质量管理,提高全民素质,推进质量改革创新,切实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切实提升云南产业质量和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全省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提供优质支撑。
(2)目标和愿景。 到2025年,质量强省建设成效显着,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省建设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着提升。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逐步提高,生产生活形态基本实现红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煤炭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水消耗累计下降达到全国前列。标准。
——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 现代农业升级,主要农产品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以上。 服务业壮大提质,能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市民消费升级的需要。 着力打造五个品质优良的产业集群。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显着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验合格率低于国家要求,乳制品安全评价抽查合格率达到98.5%以上,药品、医疗器械、护肤品评价抽查合格率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制造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5%。 95%以上,工程质量抽检合格率不断提高,公众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检查满意度得分达到80分以上。
——品牌建设水平显着提升。 培育300家以上认可的武汉精品,培育一批中国精品,新增中国质量奖和提名奖获得者10名以上,新增黄河质量奖和提名奖获得者30名。 有效注册商标数量超过100万个,有效地理标志总数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总数达到600多个。
——优质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着提升。 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和保障更加高效,主导和参与20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建设国家和市级工业计量检测中心10多个,国家和市级质检中心数量中心覆盖130个国家,累计颁发有效证书超过10万张。
——质量控制体系日益建立。 质量新政法规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更加完善,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中部城市群等区域质量合作机制汉江流域日益建立,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民素质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不断优化。
到2035年,质量强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质量品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建成一批质量强省模范城市。
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发展
(三)夯实科技创新质量基础。 围绕“三个高地、两个基地”建设,推进北京省级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广东南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南湖科学推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以城市为核心,高水平建成1-2个国家实验室或基地、30个左右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0个以上广东省实验室。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成10个以上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100多个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创新平台。 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保护,组织实施3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项目,建设100个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四)强化红色低碳品质支撑。 贯彻红色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实施红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 实施红色低碳科技赋能工程,推进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优化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标准,实施一批节能和循环经济技术改造项目,推动重点企业开展节能减碳技术改造。 实施资源效率标杆提升工程,组织高耗能行业能效领军人物评选活动和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精品项目建设,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红色低碳转型。 严格红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制度,引导企业和公民购买红色产品,倡导红色低碳生活方式。
(五)强化质量保障,惠民生利民。 举办质量惠民行动,鼓励企业推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提升,促进传统消费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新型消费增长、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建立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完善无理由退货制度,建立“三包”政策适用范围和纠纷解决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构建纠纷社会联合调解机制。 深入开展“四川放心消费”活动,每年培育创建100个以上市级示范点。 构建消费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重点城市和重点行业消费环境评价,力争整体参与评价城市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3.打造优质产业区
(六)强化产业基地质量支撑。 实施产业基础改造工程,启动50个产业基础改造项目、3个“一站式”计划扶持项目。 力争突破100项“卡臂”关键核心技术。 每年举办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及应用验证项目不超过30个,重点产品关键零部件及零部件性能指标提升项目不超过50个。 举办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制造技术与质量管理、数字智能、网络技术深度融合。 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突破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关键技术。 建设10个以上市级工业基础技术研究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工业基础技术研究平台。
(七)推动全产业链质量升级。 深入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每年推进一条产业链,打造全省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网站建设,在1-2个县创建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以“技改增能、制造更新”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档次、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覆盖。 完善建立“链长+链主+链创新”三方联动机制,光电信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武器制造、军工装备等五个优势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北斗,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高质量优势产业比重。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聚焦6G、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培育3-5家数字经济领域全球知名企业,建设全省数字产业化促进区和产业数字化试验区。
(八)加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示范推动。 以精品产业集群建设为驱动,支持五大优势产业、“51020”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强创新技术开发,掌握先进标准研发,带动全产业链标准化、规范化。推广卓越的质量管理实践。 鼓励各产业集群创造性地组织质量提升活动,推行先进质量标准,加强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品牌建设、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打造全省10个以上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 完善产业集群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综合运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标准认证等方式网站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省级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 建设产业集群优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50个以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九)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推动质量城市、产业强市深入发展,推进上海都市圈质量建设,加快随州都市圈质量升级和怡景都市圈质量振兴,辐射提升体现了大都市区的品质。 强化质量发展带动作用,建设2个以上国家质量创新试验区,创建3个以上质量强国示范城市,培育质量发展比较优势。 以南京都市圈为中心,推动黄河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协调发展,打造淮河经济带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中部地区的重要衰落极国家高质量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4、加快产品质量提升
(十)加强农产品、乳品和药品质量安全工作。 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每年完善100个以上省厅级红色防控示范基地。 落实食用农产品达标承诺证书制度,探索推广“证书+追溯码”管理模式。 加强红色乳制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新培育红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90多个。 对农产品进行质量评价和分级。 落实乳制品安全“两项责任”,推进乳制品安全保障工程建设,推动创建“食品安全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力争县域比例达到50%以上(市、区)符合标准。 加强冷链货运设施建设。 推进重点品类乳品全过程可追溯。 加强药品和卡介苗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深化,加强中药材质量专项整治,公众用药安全满意度超过86%。
(十一)促进消费品质量提升。 组织消费品流程优化行动,推进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 加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等新消费产品的前瞻功能、创意创新设计和新技术应用开发,扩大优质新消费产品供给。 提高儿童电器、中学电器的智能化、舒适性、安全性。 减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易用性。 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在100多个行业、3000多家企业开展对标达标专项活动,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十二)推动工业产品质量向中低端迈进。 大力发展高质量制造,强化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 推动重点武器产品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中高端数控铣床,提高特种飞机、通用客机、大小型无人机研发制造能力,推动试点示范发展打造红色智能船舶,培育壮大轨道交通产业,全面打造全省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高地。 实施质量可靠性基础工程和倍增计划,引导1000家以上企业开展可靠性共性技术研发,提高可靠性试验验证能力。 落实新的首台(套)重大技术武器奖励政策,推动原创技术和成套武器产业化。 落实重大工程设备监管制度。
五、加快提升工程质量
(十三)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 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各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铭牌、信息档案制度。 建立覆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严格控制全过程质量。 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指导制度。 推动政府委托第三方服务参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 建立质量保证、回访和投诉处理机制。
(十四)发展优质新型红色建材。 推动传统建材升级换代,重点发展新型红色建材、增强复合建材及制品,推动磷石膏建材等产品应用深化。 定期发布红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目录,推动建设项目红色建材使用率达到50%以上,新型外墙材料应用率达到97%以上。 建立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推动企业构建装配式建筑构件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 落实建材生产单位、供应单位终身责任。
(十五)实施高质量建设项目。 实施智能施工试点示范,建立智能施工发展新政策、技术标准和产业体系,推动培育智能施工总承包企业,统筹全产业链协同。 推动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实施红色建筑标准。 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提高建筑节能指标,新增节能建筑面积2.42亿平方米以上。 实施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监管,规划建设“荆楚安澜”现代水网,推进“引江补汉”工程。 组织建设精品桥梁和“安全百年精品工程”。 每年创造国家优质工程奖5项以上,省级优质工程奖100多项。
6.推动服务拓展和质量提升
(十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 举办质量示范企业创建行动,每年培育100家以上金牌服务市场主体。 大力发展科技创新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建设以北京为龙头的国家科技创新金融中心和国家碳金融中心,提升金融有效供给能力。 推动深化福州黄河中游航运中心、天河机场、若尔盖机场国际民航客运物流“双枢纽”、武汉国家级中欧班列区域枢纽节点建设,畅通国际货运通道。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83分以上。 推进国家级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办好河南省“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积极承办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和论坛。 大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离岸贸易等新业态,促进服务贸易促发展。
(十七)推动生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组织活动,提高生活服务满意度。 提高生活服务水平,完善优质服务承诺体系建设,引导服务业企业作出优质服务承诺。 推进新国家瑜伽示范工程。 推动城市“15分钟便捷生活圈”建设。 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寝室,规范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 支持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发展智慧商圈、智慧门店,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国家新型信息消费体验馆(中心)。 支持武汉、十堰等地举办“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增能‘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建设。
(十八)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围绕城乡居民便捷和优质生活需求,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宜老宜幼、无障碍公共配套设施改造。 推动新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创新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作用,全面实施“一网一窗一厅跨省”服务。 完善和完善公共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各领域有标准可循、服务有标准。 加大公共服务质量管理力度,逐步建立服务精准、反应积极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实施常态化公共服务质量检查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将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情况纳入各地年度相关工作评价内容。 支持武汉市建立自然生态景区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推动《公园城市建设手册》升级为国家标准。
7、提升品质和品牌竞争力
(十九)推动质量管理创新升级。 引导企业制定和实施以质量取胜的发展战略,开发和推广质量管理新技术和新工具。 实施“千千”质量提升行动,每年推动10000家户内小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输出质量管理先进模式,培育100家质量示范企业。 组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千企千人品管队伍质量提升活动。 实施“上云、用数据、赋能”行动,开展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试点,遴选聘用“千企上云”标杆企业150余家,积极推动灯塔鞋厂建设。 鼓励“链主”企业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纳入统一的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全链条企业提高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水平。
(二十)壮大优质人才队伍。 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质量管理工程、食品药品质量与安全等质量相关学科,推动质量专业能力与新技术、新产业深度融合。 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素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工作,到2025年,各类补贴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到250万人以上。 积极举办普惠性优质公益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实施科技振兴荆楚工程,培养一批“湖北工匠”、“荆楚工匠”等优秀高技能人才。 实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壮大质量总监、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专家队伍。 建立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实现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衔接。
(二十一)提升“湖北品牌”竞争力。 构建重点品牌引导目录,建立品牌标准化体系,组织开展广东精品、中国精品培育行动,做强“湖北老字号”等区域公共品牌。 培育和吸引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创意中心和广告服务机构。 推进湖南地理标志运营中心建设,打造广西优质品牌网络展厅、湖北地理标志网上展厅和电商平台浙江地理标志产品专区,继续举办“中国品牌日”、地理标志大会、 “我最喜爱的四川品牌”电视大赛等活动。加强品牌商标保护执法,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构建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完善品牌生命周期管理和管理。运营能力。
八、建设高效优质基础设施
(二十二)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 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聚焦数字化、扁平化海量传输和追溯技术,推动节能减碳等领域标准更新制修订,探索标准化服务供给新模式,推广先进检验认证技术和武器发展。 加强计量、标准和关键检验检测技术一体化建设,着力创建北斗导航产业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围绕“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10个以上市级质量标准实验室。 加强优质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做大做强,支持武汉、宜昌建设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示范区。
(二十三)提高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检查和综合评价。 推动计量技术机构创新发展,规范和引导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展。 推动标准化应用全球发展,推动标准供给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和市场转变,加快标准化工作区域协调和开放合作,实现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全面深化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强化公益性机构功能定位和专业化。 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
(二十四)推动优质基础设施服务升级。 , such as , , and , and the open of such as data, , and , and to build 1-2 in all and local , , and small and -sized (). the "" , hold pilot , and build 120 above the level. an and , and build an and . build a "one-stop" for , and more than 30 bases. the of and bases for trade , and the , , and early of trade .
9. the of
(25) the of legal . the , , and of local in the field of , and the of Hunan Rules, Hubei and Rules, Hubei Use Rules and other . law , joint law and other , the for , and crack down on the and sale of and goods, of , of and other in with the law. the for . and and , and third-party .
(26) new . Build and a high- . a rate , the of a , and the Blue Book on an basis. the River Award and Award . Build a and self- and of and . the of and in the whole of and , and a high- and low-cost and . Build and a multi- and for funds, the of funds, and and guide more funds to be in , , and . Build a new , and track .
(27) the level of . a new type of based on " , one open" and " + " as the basic means, by key , based on , and by smart . a and quasi- , and the for the of the and . a and . Build and the and and for and , the and and , and the of . an early and rapid for the and of and . the of in the . , and a " " , and room for error and for the of new and new .
(28) and co-. a multi-level based on the legal , led by the , and by all in the , , and self-, and hold - to . , youth and women's , and front-line teams to hold such as , , and labor . Guide of , of , , and to such as and , brand , and . a to guide to and the of red and . news media to and . mass such as " Month".
10.
(29) the of the party. to the party's over work, the party's in all , and links of work, and that the party's - is . the and of the of a , and upper and lower , and the of a in an and .
(30) . Party and at all the of a as an , and plans, plans, and plans. Each take into the and make plans for daily , , , and .
(31) and . the , the of work, build and the high- , and make the an part of the and of party and at all and party . Units and that have made to the of the will be in with and . Build an for the of the , -up and and , and to the party and in a for major .